稅務機關在檢查企業財務報表時會注意哪些矛盾和風險?
【案例一】甲公司的會計沒有確認客戶已經發出并簽字的貨物的收入。A公司會收取款項,掛賬預收,只有客戶要求開票時才確認收入。有哪些風險?
風險描述:
預收賬款期末余額
遠高于歷史企業水平和同類企業水平。稅務機關懷疑企業故意不開具發票或申報納稅。
風險:
增值稅義務已經發生,企業未及時申報繳納增值稅。同時,會計沒有確認收入,企業所得稅沒有及時申報繳納。
賒銷商品或提供服務時,在確定增值稅義務發生時間時,應注意以下三點:
1.收到書面合同的日期。
簽訂書面合同的,增值稅納稅義務時間為書面合同約定的收到日期;否則,未簽訂書面合同的,增值稅義務時間為貨物交付之日。
2.收到銷售付款的時間。
3.開具增值稅發票當天。
這三個時點采用“哪個先來”的原則,即哪個是最早的時點,即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的時點。
正確的做法是,雖然——還沒有給對方開發票,但也要確認收入和相應的銷項稅。否則,我們將面臨滯納金和每日萬分之五的罰款。
政策依據《增值稅暫行條例》及實施細則《稅收征管法》
二.其他應收款的風險
【案例二】乙公司借錢給個人股東張三買房買車。付款后,公司支付“其他應收款-張三”。有什么風險?
風險描述:
稅務機關年終檢查時,發現“其他應收款”余額占“流動資產”的30%,懷疑實質是個人股東分紅。
風險:
股東(老板)想把公司的錢提取到自己的私人賬戶里,有時會向公司借款。借款后長期不清償其他應收款是不可取的。
稅務機關查明后,會要求個人股東按“分紅收入”繳納20%的個人所得稅,同時每天繳納萬分之五的滯納金。
同時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個人股東偷稅數額較大,性質嚴重,也會影響其納稅信用。如果他們被列為不可信,他們將無法乘坐飛機或火車,并將被限制在任何地方。
三.其他應付款風險
【案例三】C公司會計人員被稅務機關告知,三年多財務報表中其他應付款較多,稅務機關要求企業自查并說明原因。
說明:其他賬齡高、異常金額大的應付款可能有以下原因:
1.成本賬單不足。
一些企業為了獲取成本票據,降低企業所得稅,故意獲取虛假的普通增值稅發票。
因為只支付了開票費,但實際上沒有支付商品和服務的貨款,錢還沒有支付,其他應付款掛了,導致期末余額異常高。
2.相關貸款不予歸還。
企業向關聯企業和股東借款,但后來由于各種原因不需要償還,也沒有及時將不需要繳納的應付款轉為收入,因而未能繳納企業所得稅。
3.另一個單元被取消或丟失。
如果確認聯系不到對方單位,或者對方單位被注銷,應付賬款或其他應付賬款屬于不需要支付的款項,在會計和稅法上應作為收入處理,必然要繳納企業所得稅。
風險:
1.企業故意取得虛開發票,犯虛開發票罪:涉及刑事責任,這條紅線一定不能碰。
2.年末“其他應付款”應及時結清。
根據供應商清單及時聯系其他單位。
content">△ 獲取對方通過書面方式要求還款的記錄,證明應當繼續掛賬;△ 與對方單位對賬后發現需要發貨或退貨;
對方單位失聯或者注銷了,屬于無法償付的款項,需轉入收入繳稅。
四、留存收益和資本公積轉增股本/資本
1、未代扣代繳個稅風險
留存收益和資本公積轉增股本,都屬于分配股息紅利,個人股東需要繳納20%個人所得稅。
不少企業認為,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,根據政策規定可以免征個人所得稅?
這是一個政策理解誤區:“資本公積轉增股本”免個稅有特殊要求——股份制企業“股票溢價”發行收入所形成的“資本公積金”轉增股本,才享受免個稅。政策依據:國稅函[1998]289號;國稅發【1997】198號。
也就是說,除了溢價發行這種情況外,企業將資本公積金轉增資本,屬于向個人分配股息紅利,需要為個人股東代扣代繳20%個人所得稅。
2、未申報繳納印花稅風險
根據《印花稅法》,增資過程中,企業實收資本(股本)和資本公積增加金額的合計數,需要按照萬分之2.5的稅率繳納印花稅。
”
小結:關注財務報表異常項目,提前自查整改風險!
1、預收賬款期末余額過大,未及時確認收入。
2、其他應收款期末余額異常偏高,可能為股東分紅逃避個稅。
3、其他應付款金額異常,可能為取得虛開發票,或者沒有將無需支付的款項確認收入。
4、未分配利潤、盈余公積、資本公積用于增資,沒有代扣代繳20%個稅,沒有及時申報印花稅。